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爱国,是人世间最深沉、最持久的情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心之所系、情之所归。
陕西照金干部学院在爱国主义教育中将国家标识学习作为教学重点,加强党性教育的教学感染力和吸引力,9月15日,“照金讲堂”首场特邀国家一级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于海,为学院在训学员和全体教职工专题讲授《最爱我们的国歌》。
国歌是国家的声音标志和象征,是民族精神的集中体现,是家国情怀的生动教材,是千万国人热血挥洒的精神图腾。于海教授从国歌的概述、《义勇军进行曲》的发展历程等五个方面,系统全面的讲授国歌的历史变迁、精神内核与艺术魅力,以生动的语言、详实的史料,将国歌背后的故事娓娓道来,让学员深刻感受到国歌84个字,37小节,46秒时长,所承载的厚重情感和伟大力量。
讲授期间,现场全体人员在于海教授的指挥下,齐声高唱国歌,激发起大家浓厚的爱国情怀。这场生动真挚的爱国主义教育专题课,既是对革命先辈的深情致敬,更是新时代催人奋进的嘹亮号角,号召全体人员树立和坚持正确的历史观、民族观、国家观、文化观,增强爱国意识和爱国情感,将爱国转化为实际行动,牢记历史使命,积极投身国家建设和社会发展,为中国式现代化建设贡献力量。
授课后,大家踊跃互动交流,于海教授进行了针对性的答疑解惑,参训人员纷纷表示这是一堂内容丰富、受益匪浅的专题党课。
参训学员感言
在看完阅兵仪式后,能够在陕西照金干部学院听到于海老师为我们带来这样一场精彩的音乐思政课,我感到非常激动。老师从国歌的发展历程、地位和教育意义等角度,对国歌的深刻价值和艺术魅力进行了阐述,也让我们能够非常骄傲地说出“我们的国歌就是世界上最好的国歌”。
教唱国歌,不仅是旋律的传授,更是爱国情怀的点燃。作为农行新入职员工的我们感受到国歌的庄严,歌声中饱含敬意,我深感责任与荣光。重温历史,感悟民族精神,激励我们奋发图强,为祖国的明天贡献力量。
作为一名刚走出校园的新时代新青年,今天非常有幸可以听到于海老师为我们讲述这一课。这一课让我明白,国歌不仅仅是一首歌,更是我们国家的整个宝藏,是我们永远值得珍藏的宝藏。最后,我想说,我们的国歌是最好的国歌。
——学员代表 张亚杰
在这堂课中,我学会了很多,能够更好地学好国歌、用好国歌、唱好国歌,也会在日常的生活当中更好地传承好、继承好和发扬好我们国歌当中伟大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员代表 杨鑫
名师简介
于海,国家一级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原团长、中国音乐家协会管乐学会主席,第十一、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他长期担任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指挥,多次参加国家庆典及重大活动。五十多年来,在天安门广场上的国歌声中,他接受了历届中央领导集体的检阅,铸就了独一无二的人生历程。刚刚结束的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阅兵式是于海教授参与的第六次阅兵,担任了联合军乐团专家组成员和千人合唱团的艺术指导。
作为全国政协委员,于海教授曾连续十年提交国歌立法提案,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法》的颁布实施作出了突出贡献,被誉为“推动国歌立法的音乐家”。他还深度参与国歌标准演奏曲谱制定工作,指挥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乐团和中央音乐学院合唱团圆满完成国歌标准版录音,为国歌规范化推广作出重要贡献。
于海教授主讲的专题课《最爱我们的国歌》,以叙事的视角生动地讲述了《义勇军进行曲》与其他国家国歌的诞生与发展,运用大量的图文、丰富的音视频、代表性的历史事件,讲述了国歌的创作历史、变迁发展及立法过程和国歌的国家象征意义、家国情怀等。该课已在全国政协机关、中央社会主义学院、清华大学、复旦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音乐学院、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技大学、国家大剧院等地举办过400余场专题讲授,深受广大学员喜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