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园地

学习园地

袁武振
党员干部要为人民做实事
发布时间:2021-04-24 12:13 浏览次数: 来源:

延安时期,毛泽东公务繁忙,在抓好党中央工作的同时,时刻惦记着工农群众。他始终把自己看作人民的公仆和勤务员,倾注大量心血和精力关注陕北百姓的生产生活。1936年7月,党中央驻地迁至陕北保安。这里山大沟深、交通不便,经济落后、久历战火,城中没有商店,盐、火柴、衣服布匹等日用品奇缺,群众采办物资多靠畜力或人力长途跋涉翻山越岭往返外地交易,生活十分困难。有的农民家里一件衣服缝缝补补竟要穿几代人。看到这些,毛泽东心情十分沉重。他经过调查研究,指示在保安城里办一个供销社。不久,保安的供销社开办起来了,极大地方便了群众,解决了群众生活困难问题。

化验结果发现那里的水中含有有害物质。一年后这两个偏僻山村终于传出了婴儿的哭声。毛泽东得知枣园川农民浇地困难,就动员中央机关和农民一起修建十里长渠,这条渠被群众称为“幸福渠”,解决了当地5个村1200亩土地的灌溉问题,使枣园川旱地变成了水浇地,庄稼连年丰收,基本结束了靠天吃饭的历史。

之后,党的历次代表大会均将其作为党的唯一宗旨。中国共产党立党为什么?答案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初心和使命不是挂在嘴上的口号,而是共产党人的行动指南。习近平同志曾深情回忆道:要为人民做实事!       大道至简,实干为要。当前,全党正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党员干部要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自觉摆正与人民群众的位置,主动把群众的冷暖安危挂在心上,始终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干群众之所盼,为群众诚心诚意办实事,尽心竭力解难事,坚持不懈做好事,固化共产党员为民谋利之魂,让群众拥有更多获得感。

 来源:光明日报作袁武振,西安邮电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二级教授


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