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将无我,不负人民。”在回答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提问时,习近平的深情表述迅速刷屏,赢得人民群众广泛赞誉。
一心向党 信念如山
习近平说:“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习仲勋传奇的一生波澜壮阔,无论顺境还是逆境,他都不改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不移对党和人民的忠诚,不变对组织的信任。
前半生,他“努力把西北的事情办好”;年逾六旬,他又奉命去广东“把守祖国的南大门”,无时无刻不在用行动践行着自己的初心:“一个共产党员,还有什么比能为党多做工作而感到幸福和自豪的呢?”
一心为民甘当公仆
习近平:“我将无我,不负人民。”
习近平没有辜负父亲的叮咛和嘱托。
一心促改革 敢为天下先
习近平:“我们要坚持改革开放正确方向,敢于啃硬骨头,敢于涉险滩,既勇于冲破思想观念的障碍,又勇于突破利益固化的藩篱。”
2012年12月7日至11日,习近平在广东省考察工作。这是习近平在深圳莲花山公园向邓小平铜像敬献花篮。
一心求真理 坚持群众路线
习近平:“实践反复证明,坚持实事求是,就能兴党兴国;违背实事求是,就会误党误国。”
习近平自小耳濡目染,深受父亲影响。2012年,他在中央党校春季学期第二批入学学员开学典礼上讲话时指出,实事求是“始终是中国共产党人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要求,是我们党的基本思想方法、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是党带领人民推动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要了解客观实际,就必须深入群众、深入实践进行调查研究。习近平倡导要把调查研究“贯彻于决策全过程”,强调必须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他还形象地比喻说,调查研究就像“十月怀胎”,决策就像“一朝分娩”。“当县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村,当地(市)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乡镇,当省委书记一定要跑遍所有的县市区。”深入一线、实事求是、掌握第一手详细资料,始终是习近平的工作作风。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的足迹遍及大江南北,走过社区、乡村、企业、学校、军队,察民情、访民意、问良策。
习仲勋:“我们不仅要认识中国,而且要改造中国,建设一个更好、更美丽的中国。”
生在陕西、长期在西北工作,习仲勋对西北地区的山山水水非常熟悉,深感绿化对西北建设和发展的重要性。 他曾满怀豪情地说:“要用森林来改造西北的自然环境,把荒沙地变成林地,使没有树的地方能长出树来。”如今习仲勋心愿正在成真。西北地区也有了多个绿荫遍地、青山绿水、气候良好的“国家森林城市”。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父辈们以光辉的榜样,教诲我们如何做一个纯粹的有益于人民的人。信念如山,接续奋斗。接过父辈们的接力棒,我们终将迎来国家和民族的伟大复兴。
(信息来源:旬邑党史)